职业锚理论(Career Anchor Theory)产生于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MBA毕业生,自愿形成一个小组接受施恩教授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研究,包括面谈、跟踪调查、公司调查、人才测评、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
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CareerAnchor)。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
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与职业是不同的概念,也不是统一体。正如你需要什么和你得到了什么不是一回事那样,或许你一辈子所从事的职业都不是你自己的职业锚。职业是你谋生的工具,而职业锚是你能够实现自我、真正想做的职业类型。
施恩先生将职业锚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8种类型,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锚测试与其他职业测评不一样,它不是用来测试人的潜能或挖掘潜能的,而是测试人的动机和价值观的。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锚已成为许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选工具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的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雇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轮换,了解雇员的职业兴趣爱好、技能和价值观,将他们放到最合适的职业轨道上去,可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职业定位测评将帮助你:
① 通过对职业锚的认识,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贡献区,从而决定自己将来的主要生活与职业选择。
② 明确自己的职业锚,可以帮助确定自己职业成功的标准,职业成功要求的环境,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及职业角色。
③ 形成职业锚后,会相对稳定地从事某种职业,随着经验的累积,职业技能将不断增强,个人职业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由员工实际工作所决定,而不只是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
●职业锚是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身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员工个人及其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员工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可能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选定自己的职业锚。